0%

人造缺憾

去做,完美不是我们要的。

晚上在看教授给的文章时忽然意识到,通向完美的最大障碍不是别的,而是完美本身。有的时候人造一点点缺憾,反而更能迈开脚步。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完美,小心翼翼不敢大步向前,反而与其失之交臂。可是若是一开始就不执着于完美,用“破罐子破摔”的心态大胆尝试尽力而为,反而能走的更远。

不由得想到了那句歌词:为了抢快乐,搞得不快乐,为什么人总那么傻呢?哼完这一句,又发现世事大多如此,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可是人生不是平面,直愣愣一门心思往前冲,往往碰到的不是前程,而是南墙。

这个学期有一门课是英文写作,专门请来了 CMU 英文系的教授给我们上课。早上去跟他聊了聊,丰富的阅历和和蔼可亲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记得他在课上说:“很多老师想按照自己想法去塑造学生,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对的,因为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,而如果我用我的未来去替代你们自己的未来,这是不公平的。所以我不愿意勉强大家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更希望我能帮助你们走向你们的未来。你们现在还很年轻,可以不停去尝试去犯错,不要担心面子,带着完美主义的面具是学不了任何东西的,只有不停犯错,不断改正,才能真正进步继而学到点东西。”(大意整理如此,和原话有一定出入)

当我提及中美的文化差异时,他的一番见解也让我颇受启发,他大概是这么说的:在美国人看来,中国人太复杂,很多事情会选择隐瞒而不是说出来;反观美国人,可能更多时候会把自己想到的表达出来。这背后的原因很有趣,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,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度,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,如果说话还总是遮遮掩掩,恐怕很难沟通;但是中国不一样,你们有悠久的历史,很多东西已经随着时间固化了你们的脑中,所以不用全说出来,也有人可以理解。但是在美国人看来,不少中国人就过于世故,被神秘感包围,难以接近和沟通。

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所在,他发给了一册书稿,说的是一个中国人用英文介绍自己过去在中国的经历。家庭,环境,教育,传统,诸多因素糅杂成的复杂情感,很难用英文描述。这种困难也正是两种不同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,所以这个学期就从这些书稿入手,不自量力地管中窥豹坐井观天。

教授让我边阅读边记下那些不懂的单词短语句式。找本子的时候,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是用一个新本子,还是接着原来的跟英文有关的本子继续写下去。倘若用了新本子,一定会在可写可不写的单词上摇摆,可是继续用旧本子,虽然前面多了一些无关的内容,反而更能投入到阅读中,见到一个,写下一个,解决了像我这样的处女座的心病。

我们总想要一个完美的开始,以为这就能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,却总是发现每况愈下,一直在毁灭完美。为什么不接受这样那样的人造缺憾,抱着不断进步的心态走好每一步呢,即使完美真的是镜中花水中月,可是攀登本身,就是完美。

无论你遇见谁,他都是对的人。无论发生什么事,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。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,都是对的时刻。已经结束的,已经结束了。

Pea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