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人造速度

读书可以快,但读书更要好。

经常有同学会问我为什么读书可以这么快,这样的速度怎么样可以保证质量呢?前些天大概整理了一下思路,一句话总结就是:以了解新事物为目的去读书,无论如何很难快得起来,但是如果读书是为了验证,则可以略过很多细枝末节,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
略读(快速阅读)的精髓在于略(废话),但是怎么略,就有讲究了。一张 CD 里大概只能放十来首歌曲,但是同样大小的空间可以放将近一百首MP3格式的歌。更重要的是,在大部分人听起来,差别并没有太大,这就是一种“略”。所谓“略”,其实就是压缩,用最小的成本存储最多的信息。

信息的压缩,很重要的一点是上下文。举个例子来说,成语就是一种压缩比极高的略读,我们一听到“刻舟求剑”、“掩耳盗铃”这之类的词语,立刻就能得到非常生动形象可感知的印象,这背后不是我们认识成语的这几个字,而是这几个字背后约定俗成的故事和内涵。换句话说,我们把一整大段文字和故事压缩成了一个成语,下次我们见到这个成语的时候,大脑自行解压缩,还原出整个故事。

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习说话的过程,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说一句话,而是从词语开始,慢慢随着经验的增长,我们能够组织句子了,开始用句子组织想法。想法间因为各种逻辑关系(转折、递进等等)形成了自然段,几个自然段组织成为文章,文章有其特定要表述的主题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作文总是在考命题作文,其实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考查方式,从一个指定的题目,分解为不同的有逻辑连接的段落,每个段落又是由互为相关的句子组成,而句子又是由关键词语组成。能不能通过这样的细分把主题表达清楚,就可以比较清晰反映出考生的语文水平。

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,都有大概的叙述结构,这就是语法。语法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指导如何写作,而在于反推,当然对于非母语新学的语言则不同,因为没有环境和时间去积累经验,形成天然的语法;例如我们对于中文来说,很少回去关注语法,因为这就是我们说话的天然方式,而英语不一样,我们需要语法,去学习如何说法。

进一步说,语法实际上就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用法,但是具体怎么用,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百分百的公式,更像是一个不等式。只要满足特定条件,不等式就可以成立。

语法的反推和找规律非常类似,我们一定做过类似的数学题:1,1,2,3,5,8,…..求后面的数字,对于数字来说,我们可以很快找到规律。如果脑洞大开一下,就会发现对于语言来说,找规律虽然不如数字这么直接,但依然是可以实现的。

从数学的角度看,一篇文章里面的关键词,就像是各个不同的坐标点,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一条最佳的拟合曲线,随着样本点的增加,我们的拟合曲线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曲线,而这其实就是略读的重点所在。

可能还是有些抽象,我们还是用成语来举例子。快速阅读时,我们自己在“制造”成语,从一大段提取出关键字,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。如果能和作者想到一起,则可以超越文字本身,自然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。

什么叫和作者想到一起呢?通常来说,作者产生想法和你读到的意思,中间是有几个中间步骤的:

作者脑中的想法 -> 作者的文字 -> 阅读的文字 -> 我理解的想法

如果玩过传话游戏的同学一定知道,往往同一个段话,经过几个人传播,就面目全非,阅读亦然。我们如果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反推,往往会出问题(可以尝试一下用英译中之后再中译英,内容就不一样了)。所以更加靠谱的做法是这样:

我看到的文字 -> 我反推的作者的想法 -> 作者的文字 -> 作者脑中的想法

其中作者的文字,成为了我们反推用的工具以及后面的校验材料。这样就可以把被动的阅读变成主动的揣摩,跳过了作者的文字这一个中间步骤(因为我们只是用来验证,不需要精读),自然可以人造一些速度出来。

阅读的时候,把眼光重新放到词语而非句子身上,像小朋友一样去解析句子。然后一边读一边利用这些词语去构建作者可能要表达的意思,如果和作者的表达一致,那么很好,很多无关紧要(或者说信息量没那么大)的内容,就可以直接跳过了;如果感觉和作者表达的不同,则需要调整策略,重新进行词语的选择和主旨的构思。

当你把注意力放到词语身上的时候,可能一个自然段,只需要看到五六个词语,就大概能推测出这一段的内容,而几个这样的自然段,又可以推断出整篇文章的内容。一般来说文章最后都会总结一下,这里仔细看看,和之前自己推断的是否一致,一致则过,不一致则回过头再看看即可。

当然,这需要大量的练习,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进行训练,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思维习惯,看书自然越来越快了。阅读之前看目录和前言这些都是帮助你进行整体思路的理解,方便通过词语反推内容时的方向选择。

这就是人造速度的背后的道理。